-2006-01-02- 前兩天跟社團的學長姐去跨年 和學姐討論到鋼煉這部漫畫 我還滿喜歡鋼煉前面的部分,但是越到後面,劇情越明朗化 我就越覺得空虛……… 為什麼呢? 我得到的結論是這部作品「探討的題材沒有和切入的深度達成平衡」 故事中牽涉到創造生命、人體實驗、真理等等 包含了道德、哲學以及科學等層面的問題 作者卻沒有深入處理,只是含糊帶過 遠遠不及我所期望的。 學姐對我的看法表示贊同,但她又補了一句:
「我們會這麼覺得是因為我們老了。」
原來如此,我已經不是看少年漫畫的年紀了嗎? 回到宿舍,我又回頭去看先前看過的這篇文章: 從定義來說,少年漫畫是以少年為訴求對象所畫的漫畫 就年紀而言,我的確早已不能稱得上是少年 也就是說我並不是少年漫畫的訴求對象 所以這樣的作品不能滿足我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,讀者的年紀跟作品處理的深度有絕對的關係嗎? 相較於青年漫畫,少年漫畫的確受到較大的限制 但這並不表示少年漫畫就不能處理有深度的題材 (這也是當初我對於鋼煉有所期待的原因) 既然採用了能深入探討的題材,卻把它丟在一邊不去處理 個人覺得是有點不負責任的行為……
0 回應:
張貼留言
歡迎您留下寶貴意見,但請遵守網路禮儀,不謾罵、不人身攻擊、不推銷,尊重不同聲音,謝謝!